在上海的這幾年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的“上海速速”。人才集聚、政策聚焦、產業鏈健全、應用場景多樣、智能制造轉型需求爆發、營商環境優渥,都是吸引快倉再投資的因素。——快倉智能創始人、CEO楊威
又一重量級人工智能項目將于近日在上海開工。快倉智能創始人、CEO楊威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快倉智能與寶山共建的“快倉(寶山)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園”最快8月份破土動工。快倉智能為何選擇在上海落地這一重大項目?對于快倉智能而言,他們對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設有怎樣的期待?
扎根于上海的快倉智能,是國內首批從事智能倉儲機器人研發制造應用的企業,也是單倉部署智能倉儲機器人規模全球第二大的企業。楊威直言,在上海的這幾年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的“上海速速”。人才集聚、政策聚焦、產業鏈健全、應用場景多樣、智能制造轉型需求爆發、營商環境優渥,都是吸引快倉再投資的因素。
楊威說,從供給端看,眾多優秀人工智能企業選擇將總部落戶在上海,包括做基礎技術研發的、技術應用的,這吸引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精尖人才來到上海,而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石。從需求端看,以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應用載體——機器人為例,在政府引導下,上海許多傳統制造業、零售業企業都有打造智慧工廠、智能倉、智能配送中心的意愿,使得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這次疫情讓不少行業受到不小的沖擊,但楊威認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讓人類從具有機械、重復、危險等特點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或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拓寬人類生產能力、改善人類生活質量,是大勢所趨。疫情只是催化了需求、加速了供給。因此,疫情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主要是正向影響且這種影響是可持續的。
楊威觀察到,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原本還在觀望是否使用智能物流機器人解決方案來升級倉庫或工廠的企業有點急了,它們來自醫藥、汽車、食品、鞋服、電商等行業,經此一役,各行各業都加速了在內部物流環節“機器換人”的步調。他將此輪需求大潮概括為兩個類型——前端:醫療、生活物資需要高效準確的出入庫、配送;后端:生產型企業急需以少人或無人的安全方式恢復產能。其中市場需求增長加快的企業還要提升產能。今年第一季度,快倉的銷售額超過去年同期的300%,員工總數環比增加10%。
而這,也堅定了快倉智能疫情中逆勢投資的信心。
楊威表示,寶山產業園定位為快倉智能的全球研發+場景驗證中心,遠期目標是要做全球智能機器人行業的創新基地和“黃埔軍校”。
未來,依托“快倉(寶山)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快倉智能計劃構建集研發、測試、制造和應用為一體的自主領先技術創新孵化鏈,聚焦AI、機器人、大數據、IoT、云計算等產業鏈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產業化所需的功能區域做前瞻性配置。例如,建立智能駕駛技術難點創研試驗公共服務平臺,聚焦研發和優化,快倉智能提供基礎技術架構和成熟可靠的機器人產品,用于測試創新性技術;建立智能倉儲機器人產品安全性、穩定性驗證實驗室,聚焦驗證和使用,快倉智能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
快倉的寶山產業園項目起源于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楊威對這一平臺更是情有獨鐘。今年疫情之下,大會如期舉辦,楊威點贊說,他看到的是上海市政府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決心沒有變,本土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的趨勢沒有變,作為上海本土人工智能企業,快倉高度重視,將積極把握大會帶來的聚能平臺、匯智平臺、品牌舞臺的機遇。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